(開始之前提提你:你好可能會睇唔明,有咩唔明請留言,我再補充 — Probably 係我寫得最複雜既一篇)
課堂開始的時候,發現是由一位佛教的高僧教授,由於我從小沒有聽過彿教的演說,心中其實一直都抱有一些疑問,但是覺得人生怎樣也要試一下,試一下也無妨。
一開始先用了15分鐘的時間冥想,然後便開始進入正題,這個演講課題是關於
Attachment (概括而言可以解作依賴) and Love (愛)
他首先開始講述兩者的分別和相同之處。
相同的是兩者都會令你經常想起對方、掛念對方、希望你瞭解對方在何地、在做什麼。
不同的是,假若是Attachment的話,你會希望從對方身上取得一些利益。如在剛交往的時候,你便會把這個人想得非常理想,非常完美,繼而你會希望自私地把這個 “完美” 的他擁有,希望讓你的生活變得更開心、更完整。而往往這就是痛苦的根源,因為交往以後你便會發現這個你幻想出來 — 完美的他,跟現實是截然不同 (重點是他其實從來沒有說過自已是完美,這都是你幻想出來的)。
而這個Attachment便會使其感情出現一些狀況,例如他背叛了你,你會產生被出賣的感覺—因為你是從自私的角度出發,覺得他存在於你身邊是為了令你生活更開心,而當他的行為沒有依你所想般行動,你便會感到背叛,繼而生氣、憤怒。
這是因為你希望從他身上得到的,與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相反,假若你是愛一個人的話,真心希望他可以得到開心快樂,你是無私地奉獻出你對他的關懷、對他的愛,並不計回報 (重點!)。如若他希望離開你、背叛你、或想跟另一個在一起 — 你也是會無所謂的,並願她其後開心快樂。
這是因為你是愛 (Love) 她,而不是僅僅自私地希望為了自已的個人開心、欲望把他留在你身邊。
這就是他說的理論層面,是簡單的部份。
但是要真正可以明白,並運用度,便是完全兩個世界,是完全兩回事。
他再建議我們使用冥想的方式,先去回顧自己現在的感情是否Attachment的形式,然後重複回想每一個你對他是Attachment的情況,例如:無故的發脾氣、鬧交、任性、自私的依賴等等,並開始根據 Rabten 的冥想引導,去把這些情況否定,並開始認清真相 — 去 “Aware” (察覺) 自已有這些情況 (冥想很大部份的精粹也是為了讓我們 “Aware” 自已的情緒感覺,並欣然地接受)。
第二部份是利用冥想去讓我們重新了解應該怎樣去愛一個人,去真心地,無私地付出,去明白到這樣的愛,才能使自己開心快樂,並透過 Rabten 的冥想引導,去想像這些真心愛人的情景並“Aware” (察覺) 到真實愛一個人會做的事。
Rabten說,要真正的開心、快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學會區分,Attachment ,與 Love 的分別。如果我們一直都活於Attachment的世界中,我們永遠沒有可能可以從感情中得到快樂,因為畢竟不論任何一段感情,也會在雙方分開行的情況完結:無論是愛情,如最後其中一方死亡,也是分開、跟你的父母、子女,最後也是在分開的過程中完結。
分開,完結 — 是任何一段感情都必經的階段。假若我們一直以來也只是學懂 Attachment,無論於任何一段感情結束時,也必定會受到傷害。
因此的享受每段感情、得到真正快樂,只可以是學會 Love。
以上文章是為下篇,若有興趣,可按以下網頁了解更多:
http://felixwky com/challenge-iii-day-1/
Absolutely true. What we call love is actually a selfish act. Since we are so attached to the other person,we cannot bear the pain of losing her. We try to control and manipulate our partners so that this dependent relationship can last longer. However it is extremely toxic to the relationship for true love grows and flourishes only in the soil of respect-respect the differences and uniqueness of another individual.
Yet 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 The desire for possessiveness is human nature. I often find myself doing the wrong thing , even if I know the theory.:)